文/记者马一梅 刘楠 摄/记者 张澍
这是一个奇观吧?!
仅有几万人口的“小当地”居然有一项实业亚洲榜首!
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桦木牙签产量占亚洲桦木牙签总产量的80%!
这儿出产的木制牙签单头刻花、色泽精巧、木质细腻,远销美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韩国以及台湾、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……
记者来到这个奇观诞生的当地——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工业创业园。
走过矗立着标有“林产工业养殖业创业园区”字样的巨型立式标牌钢架,记者一跋涉入了工业园区内。林区清凉的夏日,显得有些静寂。但一进入车间,现场机器隆隆,一派繁忙现象。
一条条流水线上,工人墨守成规地严重繁忙着,原木被切成薄薄的木板,木板被劈成细细的棒槌,棒槌通过高温烘烤消毒,再持续赶去下一道流程……
据祥峰木业董事长曾祥峰介绍,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企业,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,现年加工原木7500立方米、单板3000吨,不只供给园区其他厂家,并且自用单板出产棒槌1300吨、牙签700吨、木勺3000件,年创产量2650万元。
这位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忘不了当年的苦,家中兄弟姐妹10个,紧紧巴巴的日子让他铭肌镂骨。现在他有“兄弟姐妹”60多个,顶峰时期超越110个,都是他厂子里的工人,他们要一同过好日子。
与他有相同主意的还有卫康棉签厂的厂长周卫方,这名当年的林区下岗职工,手下现有工人近50名,为了让疫情期间我们的日子不受影响,他榜首时间复工复产。“不出产,我还能持续日子,可他们怎么办?”他说,宁可出产后储存起来,也不能让工人没活儿干。
现在的卫康棉签厂年加工棉球棒1000吨、牙签150吨,产量850万元。面临越来越剧烈的竞赛,周厂长早有打算:“进设备的时分就现已想好,将来不必木头了,出产线只需稍加改善,还可以用塑料棒、竹棒出产,工作还能持续连续。”
这儿不止牙签、棉球棒。2012年园区建立以来,林产工业工业坚持以商场为导向,以小精尖项目为主干,不断开发新产品,斗胆探究国有民营的变革方法和新的运营管理机制,运用木材加工的传统优势,形成了以牙签、棉球棒、火柴等小精尖木制品为主的创业孵化园区。亚洲工艺火柴出产规模榜首的三星工艺火柴厂,出产的10余款工艺火柴产品,对外行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。其高端的特种火柴,“身段高”、焚烧时间长,专为欧佳人壁炉焚烧运用,非常热销。
这儿把生意做成了“两端在外”,木材进口自俄罗斯,产品又出售到国外。林区不砍一根木头,却做大了木头的生意。
现在,园区入驻企业42家,年创产量近2亿元,安顿劳动力2000多人,一般劳动力月工资在2800元左右,技术人员月收入可到达5000-6000元。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林产工业开始完成了小产品、大工业、规模化、集群式的工业格式,走上了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兴隆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