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改 | 诗婕
很长一段时刻,脊髓损害在科学上被以为是不可逆的。成长在人脊椎里的中枢神经,损害后也不再康复。人的功用损失,就像开裂的电路不可以再传递信息。不过上世纪 90 年代的研讨发现,重复的踏步动作可以让「断电」脊髓从头操控运动。
2003 年,在清华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后的帅梅开端了「仿人机器人」(humanoid robot)的学术研讨。六年后,在从前根底上,她将研讨的方针转向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。2016 年,她创立了大艾公司,其所出产的外骨骼机器人被运用在临床实验中,对脑瘫、截瘫患者起到了显着的作用。
本年 11 月,我在大艾体会了外骨骼下肢。
以膝盖为分界点,我被量了小腿和大腿的长度。座椅相同的器械调好,我就坐了进去,脚、膝盖、大腿、腰部、膀子悉数被绑带固定好了。跟着身体被机器一点点牵引至站立,我有些振奋,人体就这样便能和外骨骼下肢「共生」行走。
坐落北京大兴区的大艾公司也是一个康复练习基地。作业区下一层,地上被贴纸划分为几个区域,十几台外骨骼机器人靠墙摆放,每天都有患者来这儿练习。
对我而言,试穿这些外骨骼机器人是一次「特权」。它们的功用在于协助瘫痪或行走不方便的人群进行下肢康复。
「落地的时分重心或许会向前倾一下,不必惧怕。」一向随同的小满对我说。她是大艾的实习生。陪其它瘫痪人士第一次试用时,她总这样习惯性吩咐,不过于我有些剩余。
从腰肢以下都像被树藤缠绕着,也像被一只巨掌握住,重心细微晃动,我简直无察觉,可是关于长时刻卧床的患者而言,乍一站立,很或许呈现体位性低血压。
站立是人基因中的天性,行走也是。当我运用助力形式,机器给力 60%,剩余 40% 靠自己。每次用力蹬步,碰到地上,脚底的快乐就像天性相同传来,期待着下一步。每一步都像一个蠢笨的亲吻。